揭秘剃发易服背后的故事,多少人成为这一政令的炮灰?(3)

2017-02-23 9:22 来源:搞笑岛 作者:佚名

  首先,剃发易服一事为引发各地民众激烈反抗的政策,既然有汉人提出此事,清廷可免去此项罪名,官书中当会有所记载,甚至应该大肆渲染,但官书中对此却没有记载。

  其次,就史实而言,早在清入关前,努尔哈赤就曾制定了清朝服饰的基本原则,皇太极更是从总结民族统治的经验的角度,制定了入关以后,满人不得学习汉人服饰的规章,他说:当年金朝人入关,改变了祖宗的服制,学习汉人的服饰,长时间难以恢复,我们以骑射为本,如果学习汉人服饰,“轻循汉人之俗,不亲弓矢”,那我们这个民族还怎么能打仗?今后世代子孙不得变更祖制。可以这么讲,入关以前,对于满人不学汉装的问题,已经上升到统治能否长治久安的角度来认识了,也为入关后下令汉人剃发易服打下了伏笔。

  再者,从关外时期的情况来看,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时期,后金及清政权打下辽沈诸地,均令当地军民人等剃发。可见剃发是从关外时期就已形成了的定制,并非始自于入关以后。以《清实录》所载,清军攻入山海关,亦令城内军民剃发,以示归顺。进一步,顺治元年四月(崇祯十七年,1644)清军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农民军后,兵锋直指北京,当时即令各地逃亡百姓“各还乡里剃发迎降”。五月,师入通州,“知州率百姓迎降,谕令剃发。”可以这么说,进入内地以前,“剃发”就已成为一项既定政策。

  当月,清军进入北京,立即颁布剃发易服之令:

  “今本朝定鼎燕京,天下罹难军民皆吾赤子,出之水火而安全之。各处城堡着遣人持檄招抚,檄文到日,剃发归顺者地方官各升一级,军民免其迁徙。其为首文武官员即将钱粮丹籍兵马数目、亲赍来京朝见。有虽称归顺而不剃发者,是有狐疑观望之意,宜核地方远近,定为限期,届期至京,酌量加恩。如过限不至,显属抗拒,定行问罪。”又:“凡投诚官吏军民皆着薙发。衣冠悉遵本朝制度。各官宜痛改故明陋习,共砥忠廉。”

  以是观之,清军入关,沿途下令军民人等剃发,而此时孙之獬仍在山东乡间,并无首倡剃发之可能。剃发令并非源自汉族官员孙之獬,当无疑义。至于为什么到次年六月下令严格执行剃发之令,清廷也作了解释,《东华录》载,顺治二年六月谕礼部:“向来剃发之制所以不即划一,听令自便,盖欲天下大定,始行此制”,可见此事也与孙之獬无关。

  那么,剃发易服令这样一件大事,怎么张冠李戴地转到孙之獬的名下了呢?文人笔记,民间传言,虽非信史,亦略有痕迹可循。孙之獬在明末党争中,依附阉党,为士林不齿,至清廷入主,为朝中率先剃发者之一,又于严令剃发之当月,与陈名夏、金之俊等人同时得到“红纱蟒衣一袭”,而且此人也确有“举家男妇、皆效满装”之举。《清史稿·冯铨传》中说,冯铨与孙之獬、李若琳等人“皆先剃发”,而且孙之獬合家“男妇并改满装”,以至引起“诸臣遂谋陷害”。传至民间,至有张冠李戴,将剃发令的产生归罪于孙之獬。传至民间,至有张冠李戴,家乡文人,痛恨小人,行诸文字,乃至谬传后世。

  孙之獬有不少小人行径,的确不假,但他毫不掩饰,比如明知崇祯已下令销毁《三朝要典》,他竟敢当众痛哭,也算是个“真小人”。孙之獬这人的立场,倒也是非常坚定。曾有被清军俘获明臣,誓死效忠于崇祯,孙氏嘲笑说:“就崇祯这么个人也值得你去效死?”在清廷做官约三年时间,他曾就宦官问题、官员结党问题等事上疏,特别是他曾就家乡淄川县减免赋税一事专门上疏,也算敢于直言。在对待农民军问题上,他的立场也是非常明确的,入新朝廷做官前,他散尽家赀,为镇压农民军出力。顺治四年,革职乡居的孙之獬被李自成旧部和抗清农民军所获,农民军曾试图利用这个曾中过进士的文人,可他就是坚决不从,以至民军对他用尽刑法,仍不愿降。农民军当着他的面杀死他的孙子、孙媳,他破口大骂,以至最后被“五毒备下,缝口支解”而死。孙之獬“合家惨死”后,有人建议清廷按职给他抚恤,也有人提出反对,说他此前已经被解职,不应给恤,最后多尔衮并未批准给他抚恤。

剃发易服

清朝剃发易服

  清初,降附新主子的明朝旧官成千累百,参与镇压农民军的也所在多有,他既不是带头降清剃发的第一人,在得到“红纱蟒衣”之赐诸人中,他也不是排名第一的人物。但在充满故国之思的文人士大夫笔下,这样一个毫无顾忌,拚命讨好新主子无耻之徒最终被冠以“剃发易服”之名,被永久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。

  孙之獬的故事是颇耐人寻味的。

热门专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