卢旺达大屠杀,是上个世纪末最残酷的大屠杀。卢旺达大屠杀,源自种族矛盾,除了种族矛盾,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,让卢旺达大屠杀的杀戮者泯灭了人性。今天,让我们一起回顾那段血流成河的历史,揭秘卢旺达大屠杀的真实现状。
以卢旺达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,不约而同表现了一个细节:联合国部队接走所有的白人,屠刀架在脖子上的黑人难民却不能上车。西方文明和上帝没有拯救卢旺达。卢旺达大屠杀纪念电影《卢旺达饭店》中,一向西装革履的保罗,痛哭着撕扯掉领带;《杀戮禁区》中的神父把圣经交给难民付之一炬。他们一生的信仰,随100万条生命殉葬
卢旺达大屠杀100天,被害者100万,一个国家八分之一的人口消失。联合国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9月30日宣布,卢旺达前公职部长和贸易部长判处30年监禁,罪名为在1994年共谋实施屠杀和公开煽动屠杀,而前卫生部长和外交部长则被宣判无罪。卢旺达检察官对“无罪”这一审判结果表示震惊,将考虑上诉。
这则消息提醒世人,那场骇人听闻的惨案还远没有成为历史,还在刺痛卢旺达的神经。整个国际社会也还站在无形的审判席上。在信息通畅、交通便利的全球化时代,在联合国成立近50年的时候,百万平民竟死于弯刀和木棍的屠杀之下。更讽刺的是,大屠杀发生后并没有马上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,直到2004年,好莱坞电影《卢旺达饭店》上映后,人们才意识到十年前发生的“冲突”曾有多么严重。
卢旺达大屠杀惨状
主人公保罗有一句经典台词:“我们必须让他们(海外有权势的人)感到无地自容,以使他们伸出援手。”在某种程度上,电影达到了这个目的。《卢旺达饭店》在柏林电影节一亮相就引起轰动,尽管该片拍摄技巧并不算十分上乘,也没有大明星加盟,但问世不久就常被媒体和电影网站归入“经典”行列,因为它唤起了良知和反思。
“当一个国家陷入疯狂,整个世界闭上眼,有一个男人敞开了双臂。”这句话写在《卢旺达饭店》的海报上。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。保罗·卢斯赛伯吉纳当时是米勒·科林斯饭店的客房经理,他深谙于乱世中经营饭店的“潜规则”,用名烟名酒笼络一批军政商界的权贵,使这个四星级酒店成为当地最能象征品位的名流聚点。胡图族和图西族是卢旺达两个主要民族,20世纪90年代,两族武装势力展开内战,1994年,矛盾爆发到顶点,胡图族极端分子煽动杀光图西人。保罗是胡图族,而他的妻子是图西族,他一开始只想保护妻子和孩子,但1000多名图西难民涌进饭店,其中有很多是他的邻居和朋友。保罗别无选择,要么看着他们被杀,要么尽力保全。比利时籍的酒店老板仓促回国,把酒店交给保罗管理,联合国维和部队接走了所有外国游客却不管卢旺达难民。保罗以一人之力,不惜血本贿赂胡图族首领,利用长期积累的人脉巧妙周旋,使躲藏在宾馆中的难民一次次幸免于难。
卢旺达大屠杀珍贵照片
上一篇:上一篇:史上最全面马上风科普,不要因为快乐丢了性命!
下一篇:下一篇:揭秘蚩尤传说的真与假,看华夏最古老的传说!
美国大妈因中国菜难吃打电话报警 美国俄亥俄州阿莱恩斯(Alliance, Ohio)1名44岁女子崔西(Tracey McCloud),日前到当地一间中国餐厅用餐,因为餐点不合胃口,要求店家退费被拒,气得拨打...详细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