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言进课堂为何还不能拯救上海话?

2017-02-23 9:22 来源:搞笑岛 作者:佚名

人文地理、移民、栽培植物发展史、地名、戏曲小说、民俗等文化元素,都在使用方言的过程中,得以口传心授,讲方言应当是吃饭喝水一样寻常的事情。

为了拯救日渐没落的方言,一些地方在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教育系统的主导下,开始尝试方言文化进课堂的活动,希望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说方言。但是近日著名语言专家、吴语研究专家钱乃荣却直言“效果不会太大”,并表示不会去学校里教孩子们方言。

为什么不能放弃方言?而富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精彩生动的趣味的方言,为何不能如同其他的学科那样,在课堂上学呢?

一、方言中包含浓厚的地域文化底蕴,而且方言研究与音韵学、训诂学等学术研究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,重要性不言而喻

中国幅员辽阔,人口众多,十里不同音,为了让人们的沟通更便捷,历朝历代都由官方确立并推广一种通适的语音语调,这就是所谓的“官话”。现在通行的普通话,是由近代以来官话演变而来,以北方方言中的北京话为基础。自古以来,虽然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的“官话”差别挺大,但作用都是为了大幅度消除了不同地域的沟通隔阂。

半个世纪以来,普通话的强势推广,为不同地域间人们的交流起到了推动作用。但另一方面,普通话也在挤占了方言的生存空间。很多孩子从小生活在老师和家长塑造的普通话语境中,而属于自己祖辈的方言,就不会说了。

方言进课堂为何还不能拯救上海话?

方言教学

热门专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