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放军坦克雪中射击3炮脱靶 正常天气2炮中靶心(2)

2017-02-23 9:22 来源:搞笑岛 作者:佚名

冬训·新数据见闻二

新疆军区某装甲团——

风雪战昆仑 数据常“保鲜”

“气温每降低5℃,坦克启动……”寒冬午后,某装甲团冬训场上,坦克二连驾驶员张山河将一组刚刚获得的新数据,通过终端发到连队信息采集车上,采集员王军立即更新了相关作战数据,并设置了资源共享。

没想到,15分钟后,这组新数据很快被坦克三营派上“用场”,帮助他们提前21分钟到达集结地域。

“只有把装备全都拉出去,真训真打真抗,才能全面掌握严寒条件下装备的战技术性能,为未来作战储备精准的信息数据。”团长翟旭对记者说,过去冬训,重点通常放在锤炼官兵战斗意志上,主战装备大部分“冬眠”,寒区作战数据几乎是“空白”,如果没有数据作支撑,未来怎么能打胜仗?

据悉,该团今冬冬训主战装备出动了90%,团机关区分不同专业类别,让官兵们边训练新课目边采集作战数据。

昆仑山脚下,记者碰到正在采集某型坦克实弹射击数据的上士炮长靳大功。雪花纷飞,他急得额头上直冒汗。正常天气实弹校炮,他顶多2发就能命中靶心。今天,3发炮弹连目标靶的边都没有沾上。

问题究竟出在哪?靳大功细致地检查每一步操作。寒风似刀,记者穿着棉大衣冻得直打冷战。一个小时过去了,靳大功终于找到原因,将一组最新的实弹射击数据传回连队。

“要像补充弹药一样补充数据,精确精确再精确。”全程跟训的团领导穿梭在各点位,反复地提醒着官兵们。

不远处,某新型坦克正大角度爬雪坡。这一幕,让记者紧张得手心捏了一把汗。“哐!”坦克停下了,车长李明吉从坦克里露出个脑袋:“没问题!”

记者问:“担这么大的风险,底气在哪?”李明吉回答:“去年在高原训练,我们已采集到坦克最大爬坡度的数据,心里有底!”

“老数据上不了新战场。”车长刘鹏感叹地说,去年一次通信综合演练中,他使用过期数据应对“敌”干扰,结果反被“敌”诱入伏击圈。“那次失败告诉我,作战数据必须实时保鲜。”

夜幕降临,雪越下越大。宿营地里,团长翟旭点击指挥方舱车内的电子屏对记者说:“这是我们近几天冬训收集的新数据,已全部更新到‘团作战数据库’中,使用时只需输入装备型号、气象环境等信息,就能帮助指挥员迅速定下战斗决心。”(本报记者 孙兴维 特约记者 毛德海 通讯员 陈金财)

冬训·新数据见闻三

陆军第47集团军某旅——

战车辗冰雪 数据是“后盾”

夜色如墨,呵气成霜。

1月6日凌晨2时,秦岭腹地,陆军第47集团军某机步旅参谋孙斌坐在新型步战车里两眼瞪得溜圆。他一边盯着眼前的仪表,一边听炮长、中士赵士斌汇报刚收集的战车“抗寒”数据。

一夜忙碌,收获颇丰。孙斌说:“这次冬训采集的新数据,让战车的作战数据库更加齐全了。”

该新型步战车列装后,该旅迅速启动相关作战数据收集工作。去年3月,部队开赴关中某训练场,24名数据采集员工详细采集了各方面数据。6月,全旅整建制开赴河西走廊,在祁连山下某综合训练场,采集了海拔1000米至3000米战车的作战数据。今年冬训,他们又将目光投向了“高寒环境”。

“从高原到高寒,装备作战性能的波动蛮大。”孙斌拿着《新装备严寒条件下数据明细表》对记者说。在该旅冬训场,记者看到有20多名像孙斌这样的数据采集员,他们就像“戴”在新装备身上的“动态检测仪”,时刻关注着新装备作战性能的数据变化。

“严寒对新装备性能影响究竟有多大,不能稀里糊涂,得用精确的数据来说话。”旅长金洪说:“不摸清战车的‘脾性’,一受冻它们就可能不听使唤了。”

去年冬天,该旅进行步战车实装演练。四连下士王飞麻利地钻进步战车,启动车辆、挂挡、加油,可刚要起步,就熄了火。重新启动,再次熄火。

战车为啥不听使唤?厂方专家道出原因:“气温太低,发动机没有充分预热。”

“高手”失手,痛定思痛。今冬冬训,该旅新装备几乎全部出动,他们要求官兵们详细收集新装备在严寒条件下的性能数据,大到车体、发动机,小到火控计算机、启动控制盒等。

热门专题